7月19日,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,陕西省文物局指导,中国博物馆协会西安培训中心、中国博物馆协会考古遗址博物馆专业委员会承办,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协办的2025年中国博协考古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顺利结业。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,陕西省文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贾强,陕西省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李娟,中国博物馆协会西安培训中心主任、汉景帝阳陵博物院院长李举纲等参加结业典礼。
刘曙光充分肯定中国博协西安培训中心的工作成效,指出本次培训紧密结合当前考古遗址博物馆发展趋势,是一次成功的创新尝试,体现了新时代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方向。他勉励全体学员以培训为新起点,在工作中勤于思考、加强学习、持续进步,努力成为推动我国文博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贾强在结业式上强调,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考古遗址博物馆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,必须立足国家战略,融合国际视野与专业资源。他指出,博物馆要以思政教育为引领,创新文化阐释策略和传播方式,满足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需求。讲解员既要深入挖掘遗址文化基因,运用数字化手段让文物焕发新活力,更要勇担文化使命,以专业素养讲好中国故事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。
2025年中国博协考古遗址博物馆讲解员培训班于7月7日开班,7月19日结业,来自全国23个省、市、自治区博物馆的60名讲解员参加了培训。针对此次培训班聚焦考古遗址博物馆社教与讲解工作的特性,主办方特别邀请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、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会长侯宁彬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、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讲席教授唐际根、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潘守永、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暨文化遗产传播专委会主任高蒙河、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钱耀鹏、中国古迹遗址协会秘书处燕海鸣等30余专家学者参与授课。通过14天系统培训,学员们进一步学习了考古学相关基础知识、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功能定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,拓宽了社教工作的视野,深化了专业认知,提升了讲解员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技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