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5月27日,“彩画千年——中国官式彩画传承与创新展”将在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。
芒种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,与农事活动紧密关联,是播种与收获这两个关键农事环节的重要节点。“芒”指的是有芒作物,“种”意为播种的意思。芒种时节,大麦、小麦等有芒作物达到成熟状态,而晚谷、黍、稷等夏播作物必须抓紧时机进行播种。在芒种节气到来之际,济南市博物馆开展“芒种童趣奇遇记——螳螂探索之旅”
“‘中华文明起源’系列展之:看?见殷商”展将于2025年5月19日至10月12日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(首都博物馆东馆)一层1、2号展厅展出。此展览是首都博物馆品牌展览“中华文明起源”系列第二展,全景呈现殷商文化面貌、揭秘殷商文明密码,是近年来规模最大的商代文明大展,也是北京大运河博物馆(首都博物馆东馆
作为国内重要的文物收藏单位,辽宁省博物馆始终致力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并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己任。通过与敦煌研究院合作,共同策划主办“山海有情·大漠鸣沙——在辽宁遇见敦煌”特展。展览入选国家文物局“博物馆里读中国: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培育社会主
作为以系统转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目的的“早期中国”系列展览的第三部及收官之作,“吉金·中国——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”展,于2025年5月18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正式开幕。“吉金·中国”展与前两部“彩陶· 中华——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”展和“玉韫·九州——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”展一样,继续
展览在神武门展厅“重现”著名的克诺索斯王宫遗址,营造沉浸式观展氛围。观众可沿着“代达罗斯”的足迹,从传奇的神话故事,走进真实的考古世界,全方位感受米诺斯建筑、壁画、文字、青铜、彩陶、金饰、石器、印章及雕像艺术之美。
展览以“科技+科普、成就+文化”为主线,围绕工程历史背景、研制历程、主要成就、未来任务等,以实物实证与历史档案相结合的叙事方式,系统展示中国探月工程自2004年立项以来,以“绕、落、回”三步走战略为引领,走出的一条高质量高效益的月球探测之路。
本次展览分为“时光凝聚”“光影无限”“华实并茂”等三个单元,共展出梁子明各时期摄影作品110余幅,内容涵盖了大遗址风貌、考古发掘现场、文物修复现场、出土遗物、专家学者考察交流等方面,真实呈现了艰辛严谨的考古工作,同时也展现了老一辈考古工作者坚守本真、怀抱朴素的考古情怀。
由故宫博物院和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联合主办的“乐林泉——中外园林文化展”于2025年4月1日至6月29日在故宫午门正殿及东西雁翅楼展厅展出。展览开幕式于3月31日在故宫宝蕴楼举行,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主持。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,芝加哥艺术博物馆馆长詹姆斯·容度,凡尔赛宫首席策展人伊丽莎白·梅森内,公
此次辽宁省博物馆携手甘肃简牍博物馆推出“简述中国”展,展品共计253件(组),其中文物248件,仿制品5组。展览从简牍发现的历史、简牍中壮阔的丝路故事、汉代边塞人家的日常生活、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出发,以简牍为媒介,解码古代甘肃地区独特的文化基因,全面、生动地展现简牍里的丝路文明与中华智慧。